6月25日,阳明学院与舜宇集团联合申报的装备制造大类机械设计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举行学习成果汇报会。阳明学院院长王正才、专业主任李鸿娟等出席并担任评委。
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学校+企业”双主体,“课程、实训、师资、评价”四维协同的育人模式。课程体系融入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等前沿内容,在培养学生掌握先进技术的同时,通过企业导师言传身教、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着力强化工匠精神培育。
目前,校企联合培养的现场工程师班学生已能在企业实际项目中独立承担任务,熟练掌握了模具数字化标准库设计、模具柔性加工单元、智慧成型产线管控及智能精密测量等关键技术。其中,6位同学已累计为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小米、华为等供应商)、上海创制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提供模具标准库数字化智能设计技术服务,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答辩环节,80名现场工程师班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8-10分钟的现场汇报,全面展示了跟岗实习与专业学习成果。同学们准备充分,汇报精彩。陈豪同学将模具设计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紧密结合,在参与标准件库开发工作室项目过程中,成功解决了模架库制作与优化的多项难题,为模具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贡献了力量。张靖康同学在宁波舜宇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进行非标自动化智能设备安装模块训练期间,独立完成多个模组安装且设备运行稳定,系统掌握了非标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原理与操作技能,因表现优异获评企业“优秀现场工程师学员”。这段宝贵经历不仅深化了他的专业技能,更让他深刻认识到智能模具领域的广阔前景,坚定了未来成为行业技术专家的职业目标。随着项目的深入,这批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突出实践能力的准工程师,正逐步成长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
据悉,阳明学院与舜宇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该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于2024年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一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立项近两年来,校企共建了精密模具与工业机器人应用开放式实训基地、塑料模具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数控机床装调与实训基地等多个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累计为58家企业提供模具检测、加工、成型等相关技术服务。学院教师团队还与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就“高性能全塑车载镜头高效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并成功申报宁波市“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未来,阳明学院将持续深化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科研创新等领域的合作,着力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培养具备新时代“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五维能力的现场工程师,积极探索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新范式。